年6月22日,《北京晨报》对我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进行整版报道,文章详见:
北京市于年开始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作为首批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市属本科院校以及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深度合作,培养七年制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两年来,近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习,成为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学校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开辟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新通道。
贯通七年 培育高端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级贯通培养2班的聂晶介绍,自开学以来她就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为座右铭来督促自己。每次讲课前她都会先把教材和相关资料预习一遍。她认为人不能把自己独立,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在今后的社会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她也很重视人际交往,把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做校园生活中的一种幸福。
学生进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将首先进行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按照教育部关于高中教育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北京示范高中优质课程标准,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培养为主线,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夯实文化素质基础,拓展国际文化视野,培养个性发展和职业兴趣。
学生在第三年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开始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与本科院校和国外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衔接紧密,校企合作、大师指导、双语教学,通过为期三年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在第六年通过转段考试进入市属本科高校,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工程应用训练,培育工程实践创新,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技术理论,从事产品开发及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工作,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综合成绩优秀者通过中外双方设置的选拔机制,同时达到国外院校专业考核标准及该国家语言水平要求,由政府给予部分资助进入国外院校开展访学研修。
大学资源 优质供给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级贯通培养5班的齐威同学介绍,“看”、“思”、“提”、“寻”、“做”、“结”是他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看,即看书、看报、看电视,获取知识。思即思考,思考它的外形,思考它的原理,思考他为什么被设计成这样,总之要思考所有的细节,部件。提出来。提不光要提出问题,还可以提出改进的思路。寻即寻找,去书中寻找,去生活当中寻找。做即去实践,检验知识得到是否正确的。“结”就是在做完每一件事后,都要去总结。总结过程,总结因素,总结不足。只有不断地总结及改正,自己的能力才会不断地提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齐威同学和他的团队在第八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齐威会再接再厉,用创新的理念去创造未来。
据悉,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到大学校园学习。学生要从一名中学生,转变为一名“准大学生”,增强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大学资源,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向高端目标前进。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园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图书馆藏纸质图书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余种,提供百万册以上电子图书及大型学习资源数据库。学校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设施先进,年首都高等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这里成功举办。学校大学校园氛围浓厚,学生社团、名家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为贯通班学生调配优质的硬件设施,安排独立的教学楼、宿舍和餐厅。大学校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质和开放的时空资源,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条件。
课程融合 强化外语
在前两年基础教学阶段,学校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深度合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完成现有高中教育功能。学校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跨学科课程整合,将高中与大学阶段的数理化课程内容进行学科内整合,并吸纳参与合作办学的国内外高校的课程内容与要求,实现一体化精准对接。学校融合大学先修课程,融入新技术,开发出数十门创新课程,为学生体验、实践、实现、展示等创新学习搭建平台,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交流表达、互助合作等能力。
学校以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理念开发通用技术课程,形成通用技术系列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注重发挥各个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各学科综合育人。学校强化英语教学,中教和外教协同上课。每个班级选派两名外教,开展小班教学。学校开设法语、德语等第二外语课程,由学生选修。高质量的外语学习,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成为国际化职业工程师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因材施教 自主选择
学校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可自主选择。英语和数学等课程中实施选课走班上课,严格完成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在教学内容与深度上进行细分,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课程。体育课采取必修内容和选项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开设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瑜伽等20余门体育选项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终身受益。学校开设艺术课程,举办艺术课业展,为学生提供创造美、展示美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理解真、善、美的意境,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艺术素养。学校开设数十门创新课程,学生可在各学期选修。学校开设法语、德语、雅思等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和走班上课。学校引入数学建模、物理等各类学习竞赛,组织兴趣班等第二课堂活动。贯通培养项目教学组织严谨、精细,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尽相同,学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
发现潜能 乐学善学
学生初中毕业后,对于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大多是朦胧的。学校将通过创新课程、专家讲座、企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专业志趣,激发专业潜质,找到专业方向。学校的专业方向设置紧贴首都经济与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联系紧密,学生就业前景好。学校在电子与信息、机械与数控、自控与电气、汽车与交通、经济与管理、食品与生物、艺术与设计七个专业群开设近30个专业方向,专业教育课程瞄准高精尖产业人才需求,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国际大型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校与大型企业和国内外合作高校共同开发课程,专业实训设施一流,保证学生学到真本领。贯通项目的课堂教学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融入技术世界,强化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会表达、学会互助、学会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找到学习乐趣,优化学习方法,开展学习团队协作,全面培养职业能力。
优质师资 敬业爱生
学校优选师资,与三十五中骨干教师、国外语言教学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学校实施集体备研,交流听课,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要求。教师敬业爱生,治学严谨,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设计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诱导、学法指导、情感渗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课堂中
校风淳朴 健康成长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学院级贯通培养10班的黄千洳介绍,她在班里先后担任心理委员、宣传委员。她尽职尽责,班里的各项工作及老师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快地完成,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她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兼顾休息、业余爱好、娱乐等。
学校校风淳朴,管理严格,拥有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学校从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及综合表现特征入手,以“青春契约”教育为主题,开展“行为文明我最美”、“优良学风争先创”、“温馨宿舍大家建”、“心理健康常相伴”等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顺利实现“初高”衔接,形成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安排晨跑、早读和晚自习。学校
■教育链接
贯通数学建模铸就非凡梦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应用技术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北京市教委审批承办大规模高精尖人才贯通培养新兴项目。同时基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建模多年的丰富实战经验,基础学院领导与数理教学部为建设有特色的高精尖人才培养项目有计划有策略地培养贯通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经过层层筛选与考核,年12月16日,级贯通培养项目两组学生代表我校参加第二届“登峰杯”全国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初赛。“登峰杯”数学建模竞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评价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国家性的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登峰杯”是一次面向全国高中生开展的专业性数学建模作品创新与竞赛活动,旨在更好地衔接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提高中学生以团队方式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赛项考察内容涉及实际背景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简单的数学软件使用和论文写作等方面。参赛代表队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一零一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和河北省衡水中学等全国各省市重点高中组成。在如此强大竞争阵容面前,我校两组学生在历时4天,共80小时的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校风特色、团结协作、努力探索,由张陈远灏、张玉坤、艾维宣、王天洋组成的代表队荣获初赛一等奖,成功晋级。由梁绍庭、陈源晟、杨润雨、黄照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比赛二等奖,成绩喜人。
年2月14日-18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国际性新型数学建模竞赛,其主办机构是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及香港儒莲教科文机构,并得到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和清华大学的支持。竞赛宗旨在于鼓励参赛者应用数学建模探索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重要问题,普及数学建模教育,增强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本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IMMC中华赛区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重点高中和港澳台地区的团队澳门菜农子弟学校、香港培正中学、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参赛。我校贯通项目学生出战鳌头,有3组代表队在中华赛中荣获一等奖,分别是:张陈远灏、艾维宣、汤嘉润代表队,朱宇雷、郭宇璇、李昊冉代表队和于雪菱、王昊暄、吴旻翚代表队。其中前两支代表队成功晋级国际赛,并在国际赛中一举夺得两个一等奖,为我校贯通数学建模项目建设锦上添花。
我校在数学建模各项全国与国际赛事中均获得可喜的成绩,不仅体现了我校贯通项目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更加体现出我校在数学建模方面与国际接轨,为贯通项目创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在科学与应用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愈走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