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
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截至-10-:54
全国数据统计新型冠状病毒累计确诊例,境外输入确诊例,无症状感染者例,死亡人数例,治愈人数例。
境外疫情:累计确诊例,治愈人数例,死亡人数例。
以下是综合医讯。
1、中国以外疫情简报
截至北京时间10月26日6时30分,与前一日相比,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例。中国以外新增确诊病例逾41.3万例,累计确诊病例逾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逾万例。法国单日新增数再达新高,波兰总统杜达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日本东京累计确诊逾3万例,早稻田等多所大学暴发集体感染;韩国高危风险场所发生集体感染成为病例增加的主因。(人民日报海外网)
2、“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通知,宣布开展年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宣传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通知要求各地要将“世界卒中日”活动作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利用此次活动的契机,广泛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居民对脑卒中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卫健委)
3、国家确定康养职业技能培训目标任务
23日,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即年至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职业标准、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不断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民政部)
4、广东医养结合机构达家
22日,广东召开医养结合工作会。会议表示,截至年10月,全省共有医养结合机构家。在全省家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中,84.3%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99%的医疗机构建立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另外,全省已建立家庭病床张,21个地级以上市均建立了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为多万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南方日报)
5、江西全面推进重点品种药品追溯体系工作
江西药监局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麻精药品等重点品种药品全程可追溯,各相关药品经营企业要尽快对接上游企业自建的药品追溯系统(或第三方追溯平台),共同构建起完整的药品追溯数据链条;同时对接省局的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及时准确地上传重点品种药品的进销存等追溯数据。对未能如期完成追溯体系建设特别是未及时向智慧监管平台上传追溯数据导致药品不可追溯的,将按严重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依法处理。(新华网)
6、吉林开展IVD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走进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园活动
25日,吉林药监局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走进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园活动,旨在加强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工作,推进医疗器械科学监管,推动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是吉林试点建设首个医疗器械专业园区,经开区十分重视医疗器械的导向,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用于支持、鼓励企业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吉林药监局)
7、河南举办“世界传统医药日”活动
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传统医药日”,河南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将中医药文化表演、传统技术展示等送到群众身边,受到群众欢迎。截至目前,医院家、开放床位9.16万张、中医医师6.2万人,中医药在护佑百姓健康,特别是在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卫健委)
8、白内障手术的时机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有确定的证据可以治疗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如果白内障影响了视力,同时影响了生活质量,就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视力只是轻度降低,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自己没有意识到视力下降,就无需手术。(健康中国)
9、我国临床试验首次验证:介入+药物治疗对脑卒中更有效
近日,南京大医院刘新峰教授领衔的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研究,以血管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将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了15%,预后率提高了约20%。这是目前全球完成的首项椎基底动脉取栓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成果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神经病学》上。(科技日报)
10、臻和科技成功完成超人民币十亿元E轮融资
26日,国内领先的肿瘤精准诊疗服务企业无锡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金额超十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国调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强臻和肿瘤精准诊断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引进,加快其IVD产品的注册申报,将更多、更丰富的肿瘤精准诊断产品更快地推向临床应用。臻和科技成立于年,公司覆盖全国近医院,同时与超过20家国内外知名药企开展合作项目。(美通社)
奥咨达整理(ceCRO)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