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的公布,是我国教育立法体系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基于学前教育的当前困境,对其性质、内涵、办学主体、政府责任等核心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立法界定,对扩大公办园的办园规模,扶持民办普惠园的持续发展,以及盈利性民办园的规范等问题亦在立法层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法尤其把学前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由此为实现从摇篮到拐杖的终身教育理念奠定了重要的立法基础。对于学前教育法草案的深入解读与理解,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性质,而且对困扰社会多年的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小学化”等僵局和问题亦提出了破局路径,同时还对如何构建围绕人一生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在立法层面做出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学前教育法;公益性;普惠;政府责任;办学主体;
作者简介:杨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吴遵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引用请下载:杨婷,吴遵民.终身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J/OL].现代远距离教育:1-18.
年9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草案》一经公布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草案》共九章七十五条,其中就学前教育法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性质制度、方针目标、权利原则、政府责任、社会参与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草案》中各项法律条款对解决当下学前教育的困局具有重大作用与意义,尤其是基于终身教育的背景把学前教育置于学校教育起始阶段的表述,更使得该法具有时代性、先进性与前沿性的鲜明特征。而对《草案》的深入解读,可以在立法时机、法律要点、执行功效等多项重点、难点的理解方面起到指引与破解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的立法背景(一)学前教育困境及原因近些年,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小学化”、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早已持续成为了社会民众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