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原创记者李雪红通讯员胡文颖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条条美丽绿道,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生态’纽带,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娱乐、观赏与体验等多种功能,让市民从家中走向户外,从城市走向自然,从‘赏绿’变为‘享绿’。”在日前全市绿道建设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余杭荣获绿道建设先进单位,在交流发言环节,区住建局副局长何建刚自豪地介绍余杭绿道建设成果。
据了解,年余杭计划完成新建、改造绿道50.9公里,目前凤凰山公园绿道、丰收湖绿道等项目已基本完工,大运河文化带良渚段、环西太洋绿道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余杭绿道建设科学谋划、统筹布局、加速推进,目前绿道累计总里程已达公里。
围绕杭州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余杭区“全域美丽”建设要求,我区结合“靓城行动”、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和完善全区绿道网络建设管理。年,绿道建设被纳入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全年完成新建、改建绿道83.2公里。年大径山绿道获得“浙江省最美绿道”称号,今年我区“美丽公路”良渚绿道、獐山港绿道和余杭塘河绿道又获得首届“杭州市最美绿道”称号。
在先后编制《余杭区生态绿道专项规划研究》《余杭区生态廊道概念规划》《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绿道规划》《余杭区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基础上,我区又编制了《余杭区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今年更是以“城靓村美”行动为主抓手,“因城施策抓靓城,百路千里美乡村”,不断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持续推进绿道建设成环、成网、成系统,形成“联城、连路、链景”的系统化城乡绿道景观,打造风光旖旎绿道网。
径山双溪绿道应召平摄
新装绿道既谋颜值也“提经济”在绿道建设过程中,我区致力于建设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和品质化的绿道网络,力求打造精品项目,树立绿道品牌,尤其注重地域文化挖掘和景观特色表达。例如,径山绿道依托当地山水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径山花海、山水见公园、双溪漂流、旅游集散中心等景点串珠成链。“美丽公路”良渚绿道以良渚申遗成功为契机,通过公共艺术、文化景观、雕塑小品等形式向公众展示良渚的历史文化、地域精神和时代风貌。余杭塘河绿道沿线无缝衔接了梦想小镇、杭州师范大学、仓前老街、天使小镇等独具特色之地,是一条集漕运文化、学院文化、龙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绿道。
临平城区东湖绿道应召平摄
全民畅享绿道幸福“慢生活”为引导大众亲身体验绿道建设成果,积极营造喜迎亚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我区还举办了系列健康文明文体活动。如响应浙江省第一届“绿道健走大赛”开展“靓城行动”健走活动,联合东湖街道在西太洋绿道举办“东湖枇杷黄邀您健康行”活动,在百丈滨溪骑行道举办“亲子欢乐毅行活动”等。广大群众也自发组织了多项赛事,如临平跑吧在临平山绿道举办“临平之巅越野跑”活动。除此之外,我区还举办了“靓城行动·美丽绿道·幸福生活”照片征集大赛,通过广大市民的摄影镜头展现余杭绿道的风采。
在临平山绿道举办“临平之巅越野跑”活动
越来越多绿道的建成,串起了一个个别致的景观节点,为余杭增添了更多生机。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更是充分体现了绿道已融入万千家庭,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效载体。
编辑:林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