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怨与公仇
□刘俊民
北宋中晚期的历史,笼罩在党争阴影里,挟带着阴郁的情绪。
朝政轮番更替,主政者敏感易怒的个人心理,通过狂暴而决绝的政治清算尽情宣泄,从对方的痛苦与无助中收获快意,也为家国危亡埋下了伏笔。
一
蔡确的人生始于衔怨,终于衔怨。
蔡确之父名黄裳,晚年在陈州任录事参军。
陈执中到这里任知州,见年逾七十的蔡黄裳难以胜任工作,便要求他离职:“如果你不同意,我会上奏朝廷责令你离开。”
蔡黄裳请辞后与家人闲居陈州,在困苦生活中悉心教育两个儿子。后来蔡确进士及第,家境才有所好转。
蔡黄裳临终,嘱咐儿子一定要对陈执中进行报复。
陈执中死后,儿媳妇李氏唆使婢女杀害婆母,下毒之后又以铁钉钉胸。因陈、李两家门庭显贵,此案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