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原创记者詹有天通讯员袁亮亮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开栏语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本报推出“走百村看小康”专栏,围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述基层一线小康故事,记录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展现余杭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下午3点,在乔司街道五星村亚多腌腊制品加工园区企业杭州锦尊食品有限公司的门口,负责人赵国强和员工们一同把包装好的产品搬上运输车辆,随即发往全国各地;傍晚6点半,五星村1组的休闲公园上响起了音乐,村民厉霞娣和村里的姐妹们踩着轻快的节奏,跳起了广场舞……这般惬意的生活节奏,早已成为了五星村村民们的常态。
多年来,五星村积极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找准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契合点,努力打破阻隔,扎实“善治”基础,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双向互赢”为目标,不断向着“小康之路”阔步前行。
产业转型升级
村里的鸭子“飞”起来了
“酱鸭是五星村的传统手艺,已经不知道经历多少代了。”赵国强大学毕业后便从父辈手中接过了酱鸭这门手艺,一做就是18年。回忆过往,历历在目。
“年初,村里的酱鸭工艺大多还是以作坊经济为主,环境卫生差不说,每天也就能做30多只,还要一早送到附近的菜场托人帮销代销,收益也不高。”赵国强说,酱鸭虽说是代代相传的产业,当时也只能算得上是糊口。
赵国强和母亲在家里腌制酱鸭
社会综合治理
村民的生活美起来了
除了酱鸭闻名在外,五星村毗邻杭城、接壤杭州北线物流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发展空间,更是吸引了大量产业和人口在此落地扎根。目前,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户农户,余户籍人口,登记在册流动人口超3万。
人口的集聚势必带来各种问题。年,赵国强与园区几位企业主作为代表来到村委寻求帮助,“园区内每天都有大量的运输车辆出入,园区外的村道本就不宽,再加上日常的拥堵和路面破损,给大家的出行和安全都带来很大不便。”
接到反映后,村里立即采取相应举措。“我们一边安排施工进场,修复和拓宽园区周边村道的路面,一边安排人员在早晚高峰时段做好人流、车流引导工作。”村委会主任张聪良告诉记者,当时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村道整改,改善了园区企业及周边村民的出行条件。
“百姓生活富足起来了,大家对环境和治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五星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多元化、现代化美丽乡村。”张聪良说。
夜幕降临,五星村1组的休闲公园里一会儿就聚满了纳凉的村民。一侧的篮球场内,年轻小伙子们释放着青春活力,另一侧的广场上,“大妈”们舞姿绰约。“这样的休闲公园村里还有三处,都是村里特意增设的,现在打牌的人少了,运动的人多了,邻里关系都增进了不少。”村民厉霞娣是这个公园的常客,几乎每天都能在这里看到她和姐妹们跳广场舞,“村委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有我们现在舒适自在的生活。”
厉霞娣和姐妹们每晚在公园里跳广场舞
当记者问厉霞娣,在她眼中什么是“小康”的时候,她果断地回答:“现在不就是么?”
部分图片来源:五星村民之家
编辑:林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