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内智能手表战场火热哪一个功能会成为未来
TUhjnbcbe - 2020/11/15 18:44:00

■SMARTWATCH

9月22日,在苹果智能手表新品正式发售两天后,华米科技推出AmazfitGTR2和AmazfitGTS2。同一天vivo也发布旗下首款智能手表vivoWATCH,这是一年内继小米、OPPO后第3家进入智能手表市场的手机厂商。

年前,苹果、三星、华为、Fitbit、Garmin是智能手表的老玩家;现在小米、OPPO、vivo以及正在路上的一加、魅族也想掺一脚。在手机、平板电脑陷入停滞后,手机厂商渴望找寻下一个增长点,智能手表成为新的目标。

智能手表的发展史

年,在智能手机势不可挡的带领下,可穿戴设备迎来了发展元年,这年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达到万部。年3月,谷歌发布AndroidWear,从系统领域进军智能手表市场;同年,三星GearLive、LGGWatch以及Moto三款搭载AndroidWear的智能手表发布,智能手表开始大规模进入消费市场。年,苹果发布了AppleWatch,智能手表市场第一次真正的爆发。但是,第一代AppleWatch并没有像第一代iPhone一样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它不具备独立联网功能,也没有如今常见的运动和健康功能,续航也并不出色。所以,仅仅隔年智能手表市场就遭遇了巨大危机,年智能手表总出货量仅同比增长1%。市场的冷静反应让硬件厂商开始重新审视智能手表——究竟它是手机的延伸,还是独立的电子设备?谷歌和非手机硬件厂商Garmin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使智能手表走出低谷。谷歌为智能手表带来了LTE网络和Wi-Fi,使智能手表的运行开始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开始真正成为一款独立设备;Garmin则是选择对健康和运动功能的挖掘。独立联网+运动、健康的组合让智能手表有了新的可能,也让厂商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7年,AppleWatchSeries3发布,支持虚拟SIM卡、移动蜂窝网络,并搭载全新传感器,可对使用者的心率进行检测,以及新加入了运动功能。同年发布的三星GearSport能够记录运动数据,并将续航提高到3天;GarminFenixS能对游泳、骑行、冲浪、滑雪等不同运动场景实现数据记录,同时还可测量人体最大摄氧能力……越来越多的新功能让智能手表不再纯粹作为手机的延伸,而是承担起更多手机无法完成的任务。加上网络、电话等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手表代替了手机,还解放了双手。
  迎来新生的智能手表重新恢复增长:7年出货量万台,同比增长38.8%;8年出货量万台,同比增长3.6%;到了9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万台。3年时间,智能手表出货量翻了近三倍,市场越来越大,新的变化也随之而来。

现在智能手表的市场格局

G时代到来,eSIM业务迅速普及,各大手机品牌纷纷开始向泛智能终端领域进行业务扩展,功能完备、外观时尚的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穿戴的核心产品迎来爆发。近期发布的智能手表大多具有了单独的通话功能,不再是简单的手机设备的延展,可穿戴设备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在运动场景、健康监测、儿童手表等细分领域,智能手表有手机无法实现的功能,能与手机产生很好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根据Counterpoint数据,现在全球智能手表营收份额前八分别是苹果、Garmin、华为、三星、imoo(小天才儿童手表生产商)、Fitbit、Amazfit和Fossil,其中苹果一家占了1.4%,另外七家加起来也不过36.8%。而后入场的国产手机厂商只能挤进"others"。与早早布局智能手机不同,国内手机厂商在智能手表市场显得有些后知后觉,除了华为动作稍早,小米、OPPO、vivo直到最近一年才开始入场。小米第一款智能手表于去年11月上市,OPPO首款智能手表今年三月发布,vivo智能手表则直到现在才到来。魅族、一加也将马上进场,前者已确定今年第四季度会发布,后者则表示从年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智能手表发布只是时间问题。市场的变化则来得更加凶猛。根据IDC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了14.1%,但这其中绝大部分增长由TWS耳机贡献。相反,智能手表、腕带的出货量却同比减少了4.4%。智能手表营收份额里的"others",已经从去年上半年的19.8%下降到今年的11.8%。稍不留神,谁都可能成为消失的那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统计报告中还有来自中国市场的另外两家品牌——imoo和Amazfit。其中imoo是步步高推出的品牌,主打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上半年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据.1%的份额,而Amazfit则是小米科技生态企业华米科技的子品牌,这家品牌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达到2.4%,出货量同比增长1%,与此同时在9年11月份发布智能手表的小米科技也在扩大自身智能手表的市场范围。智能手表市场近一年已经呈现出朝着更适合穿戴、设备通讯独立和应用场景丰富等方向升级进化的趋势。高像素密度的AMOLED屏幕、eSIM独立通话功能、一定的防水性能成为了新一代智能手表的标配。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智能手表独立性逐渐升级兼容各项手机功能,我们出门真的只需要戴上这块“智能的屏幕”。

智能手表发展趋势

智能手表是重要的可穿戴设备,是介于传统手表与智能手机间的创新型产品。智能手表是可穿戴设备的一种,指符合传统手表技术要求,但又具备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手表。除了满足传统手表时间指示功能外,智能手表还集成了大量其他功能,如智能提醒、天气预报、GPS导航、心率监测、运动记录等,并能实现智能手机的部分通讯功能,如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部分智能手表可安装支付软件实现支付功能,并通过与TWS耳机连接来收听音乐。智能手表可以按照目标人群划分,潜在目标群体涵盖儿童、成人和老人等多个年龄层次,不同年龄段用户对于智能手表功能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智能手表定位侧重点各不相同。

老人智能手表:功能定位侧重健康管理。包括心率监测、紧急呼救、摔倒检测和吃药提醒等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功能,此外包括精准GPS定位等,可随时掌握老人行踪,为老人出行提供保护伞;

成人智能手表:主要定位运动和健康。可提供关于速度、心率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并可实现音乐播放、远程拍照和手机支付等功能,部分智能手表还可支持多种运动模式,主要受众为热爱运动人士和数码爱好者;

儿童智能手表:侧重语音通话和安全防护。智能手机大部分功能对于儿童并非刚需,依靠智能手表即可满足时间显示和基本的通讯功能,方便家长与孩子随时取得联系;精准GPS定位、历史轨迹、一键呼救等功能则方便家长掌握孩子行踪,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

智能手表发展在初期存在功能单一、生态不完善和操作系统不成熟等缺陷,大部分通讯功能(如拨打电话、接收信息等)需要与手机连接才能实现,甚至需要通过手机下载软件或更新App以获取更多功能,因此被认为是智能手机的附属品。但随着eSIM卡的引入和智能手表生态的日益成熟,这一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智能手表开始摆脱“手机配件”的固有印象,作为独立的产品发挥作用。目前eSIM卡在智能手表中有两种应用场景:支持独立号码和一号双终端。与支持独立号码相比,“一号双终端”业务更符合大多数智能手表佩戴者的使用习惯,因此成为国内运营商的主要推进方向。eSIM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智能手表的独立性,智能手表品牌商也在积极推进eSIM发展,截至年2月,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均已推出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产品。健康监测仍然是智能手表用户最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智能手表战场火热哪一个功能会成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