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扬言要让伊朗的石油一滴也出口不了,而伊朗居然不仅没有“认怂”,反而强势回应美国,声称美国将为这一决定而懊悔!伊朗如此回怼美国,原因竟是有了这三招......
伊朗敢跟美国叫板,原来是有这三大招数!
当地时间4月22日上午,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5月2日对伊朗原油进口的“豁免权”到期后,特朗普政府将不会续签。
这意味着此前获得6个月豁免权的中国大陆、印度、希腊、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韩国和中国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从5月2日豁免期最后期限之后,不再允许从伊朗进口原油。美国此举的目的,是切断一切伊朗原油的出口机会,“让伊朗的原油一滴都出口不了”!
美国这一招不可谓不“歹毒”。
要知道,从去年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以来,仅仅是原油出口这一项,已经导致伊朗原油出口收入减少了亿美元,伊朗为此承受的切肤之痛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如今,干脆连一点出口机会都不给了,这对伊朗国家来说肯定是无法想象的灾难。
然而,伊朗方面似乎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认怂”,甚至不但不认怂,相反,还对美国此举给予了强硬回应。
4月2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讲话说,伊朗一定会回应美国的“敌对行为”,面对敌人,“伊朗人民不会无动于衷”。
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应让美国对其采取的反伊朗举措感到悔恨,伊朗别无选择,必须对美国这种非法行径进行抵抗。
外交部长扎里夫则表示,“如果美国采取疯狂的举动,试图阻止伊朗出口石油,那就要准备面临相应的后果。”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在对伊朗采取制裁措施的同时,却仍然希望伊朗回到谈判桌上。而伊朗总统鲁哈尼的回应,大致的意思是:要谈判可以,但前提是,美国首先必须取消一切对伊朗的制裁,并向伊朗国家和人民道歉!
道歉?作为世界“老大”,美国的字典里有“道歉”二字吗?美国打了谁、杀了谁、制裁了谁,你见到美国跟哪个国家道过谦吗?当然不会。
其实,鲁哈尼的回应,倒也不是真的希望得到美国的道歉,而是明知道美国不但不会取消制裁,更不会向伊朗道歉而故意这么说的。
事实上,伊朗之所以如此强硬的回应美国,想必是伊朗已经做好了一切应对准备。
那么,朋友们不禁会问,伊朗如此强硬的回怼美国,到底它的底气来自哪里呢?难道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依然只是“椰风挡不住”?或者说,已经对美国的“疯狂举动”已经有了应对良策?
时政评论认为,作为中东地区相对比较强大的伊朗来说,他们的官方回应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说话向来是“算数”的!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伊朗不会就此“认怂”,而是必然会采取相当强势的手段,而且这些手段,会让美国很“头痛”!
舆论普遍分析认为,下一步,伊朗或将采取以下三大招数来应对美国的“疯狂”。
第一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4月22日,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援引伊朗海军司令阿里·雷扎·滕塞里的话说:“根据国际法,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海上通道’。如果我们被阻止使用它,我们将关闭它”。
看看,这可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海军司令说的话哦,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是保卫伊朗政权的!因此,伊朗海军司令的此番表态,代表的是伊朗官方,而不是随口而出的“气话”!
很显然,这是伊朗的一大杀手锏!
为什么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应对美国的杀手锏呢?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因为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关隘,有数据显示,每年国际原油出口总量中有三分之一都要从此处经过。
正是因为此处极为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美军故而在此屯以重兵。美军在巴林驻扎有海军第五舰队,根据美方公布的资料,第五舰队包括2艘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和独立号),20艘战舰,架战机,以及大约2万名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员。
如果伊朗与美国硬碰,以伊朗的军事实力,一定是以卵击石,但是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不过20余英里,这样的关隘,对于局部战争而言,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伊朗在自己的家门口,在霍尔木兹海峡想要给美国在中东的驻军制造麻烦,自然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等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伊朗军事力量在这么的小范围内,想让美国因“受伤”而“疼痛”,确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另一方面,一旦伊朗将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无疑会导致国际原油贸易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的后果就是国际油价大涨,而国际油价大涨,又恰恰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读者诸君,请大家千万不要想歪了,美国不愿意看到国际油价大涨,并不是美国有意要给全世界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油,而是因为,国际油价大涨,会让俄罗斯“坐收渔翁之利”!因为俄罗斯是世界原油出口的第二大国,俄罗斯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油价涨上来了,那么,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对俄制裁,不就功亏一篑了吗?而俄罗斯如果长时间受益于国际油价大涨,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就会“起死回生”,反过来给美国带来诸多麻烦。这才是美国不愿意看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伊朗此法虽险,但于伊朗自保却极为有利。
第二招:通过美国的“敌人”做转口贸易。
美国不是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来配合它制裁伊朗吗?那么,美国的“号令”真的有效吗?
中国有句俗话叫“难结万人缘”。所以,世界上这么多国家中,肯定有与美国关系好的,自然也就有与伊朗关系好的。
俄罗斯就是与伊朗关系好的国家。而且,俄罗斯与美国不仅是“死对头”,也几乎跟美国没有什么贸易往来,因此,美国的“号令”对俄罗斯是不起作用的,况且,“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不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制裁俄罗斯吗?现在好了,俄罗斯正想报这“一箭之仇”呢。
这样一来,伊朗的石油就可以卖给俄罗斯,俄罗斯呢,手里头又不缺大买家。这个大买家是谁?当然是中国嘛!有数据显示,伊朗是世界第八大原油出口国,其原油出口,占世界原油出口总量的比例大约在4.8%左右,这样的一个体量,通过俄罗斯做转口贸易,又有中国这样的大买家,完全是OK的。
就中国而言,自然还没到直接与美国“作对”的时候,因为中美贸易谈判还要继续呢。何况,中美贸易体量那么大,对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要,所以,当豁免期到期后,中国肯定会中断从伊朗进口原油,以“响应”美国的号令,但美国总不能阻止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吧?
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度高达60%多,是全球石油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不能没有国际原油的进口的,所以,中国才是真的不希望看到国际油价大涨的国家。
况且,中国也是反对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这一点,我们看看外交部对此的回应便知。
4月2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向美方提出交涉。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同伊朗在国际法框架内开展正常的能源合作,合理、合法,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方利益和关切,不得采取损害中方正当利益的错误行为,并将继续致力于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作为外交回应,这话说得是相当有回旋余地的,是既可进又可退的。当然,外交回应是一回事,实际行动又是一回事。如果中国豁免期结束后,中国继续从伊朗进口原油,那岂不是不给美国一点“脸面”?而如果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势如水火”,那世界局势岂不是乱上加乱?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都是大概率事件。
但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美国是没有任何理由进行干涉的。这一方面,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自然是要共进退的;另一方面,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原油到底是产自俄罗斯的还是来自伊朗的,我们不知道,也不必知道嘛。因此,它是“合理、合法,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的。
此举对伊朗而言,可能会作出一部分让利,但这种让利总比“一滴油都出口不了”要好得多吧?况且,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后,国际油价肯定会应声上涨的,只是涨幅多少而已。在国际原油涨价后的基础上,伊朗作出部分让利,对伊朗而言并没有造成多少损失。而更重要的是,伊朗通过此举,不仅“出了一口恶气”,而且还“沉重的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三招:继续与“豁免国”中支持伊朗的国家进行石油贸易。
我们知道,年8月,美国为了胁迫国际社会配合其站队,重启了对伊朗金融、金属等非能源领域的制裁,并开始向能源领域逐渐施压;年11月3日,美国正式重启第二批制裁,涉及能源、航空、造船等行业,其目的在于瘫痪伊朗经济,迫使新一轮谈判,甚至在伊内部实现政权更替,清除对美敌对态度。
但美国的第二轮制裁,美国出于自身外交的考虑,仍然给予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天豁免期。这8个国家和地区恰恰是伊朗石油最重要的原油买家。当美国取消豁免之后,这八个国家和地区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不妨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是印度、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这4个对象因为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的“号令”自然是不敢不听的,因此,到期后肯定会主动终止与伊朗的合作,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迫于压力,不得不这样做;
希腊和意大利,是两个欧洲国家,虽然不是伊核问题六国的成员,但也算是欧洲强国,与美国尽管有分歧,但美国的话还是得听的;
中国呢,外交部已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但鉴于中美贸易谈判尚未最后签约,大概率也会终止与伊朗的能源合作。具体的解决办法前文已经提到,就不再赘述了;
这8个国家和地区中,最有可能与美国“对着干”的,可能就是土耳其了。至于土耳其为什么会这么做,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太过复杂,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的判断,来自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士奥卢的一篇推特文章。
恰武士奥卢在其推文中表示:“美国决定终止对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的豁免将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伤害伊朗人民。我的国家拒绝单方面制裁,并且拒绝任何人告诉我们该如何与邻国建立关系”。
恰武士奥卢的推文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土耳其反对美国的做法;第二,土耳其拒绝单方面制裁;第三,土耳其未来将怎么做,取决于土耳其,而不是美国让土耳其怎么做土耳其就怎么做。
这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白,豁免期到期后,土耳其是很可能继续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
对土耳其而言,与美国的关系反正已经闹僵了,大不了再与美国闹翻一次,那又能怎么样?
虽然土耳其的石油吞吐量不可能很大,但对伊朗而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有总比没有好,不是吗?
◆◆◆◆◆
ps: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阅读
刘强东那点事:有啥爱不爱?都是“精虫”在作怪!
为人父母者:请千万别把“伤害”当成“真爱”!
这桩“鸡腿命案”,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