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航母,我想绝大部分读者除了我们自己的国产航母以外,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大洋对岸的超级航母大国美国。美国作为全世界拥有最多航母的国家,在航母的使用这一块确实算得上是独领风骚。
航母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也一直都扮演着一种“定海神针”的作用,只要是美国大规模军事行动,必然都能看到航母的踪迹。航母也成为了美国强劲军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大国彰显自身国力的大国重器。
美国海军军演
但是我们都知道,航空母舰这型军舰才诞生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军事地位的。航母在海军中的绝对战力地位是在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上一场场的海空大战中打出来的。
那么说起二战的美国航母,读者朋友们会想起什么?是世界航母先驱的兰利级还是半路出家的列克星敦级?是满门忠烈的约克城级,还是舰队航母巅峰的埃塞克斯级?上面说的这些航母都在历史学者、军迷心中、历史课本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舰敌国的企业号,是约克城级二号舰
但是战争并不是这些“明星”的个人秀,在她们的身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角色,一群生为航母却只能充当配角的角色在默默付出。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美国才能熬过太平洋战场上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也正是因为她们的辗转奔波,才让美国原本的劣势慢慢消失,这就是美国二战中的配角航母独立级轻型航母
虽然现在的航母是越造越大,越大的航母战斗力往往就越强。但是这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得出来的结果,在航母刚刚出现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国的航母都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航母的大小之争依然盛行。
日本早期航母凤翔号
相比于英日两国在航母设计上的独树一帜和思路清晰,早年的美国海军在航母的大小问题上可是有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纠结的。虽然美式文化里一直都对“大号”的事物表现得更为钟爱,但是航母这种新事物的大小上,美国人都有过尝试。
越造越大的美国航母
当然不是美国人不想把航母造大一点,背后的直接原因是来自《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束缚。关于《华盛顿海军条约》我早些时候写过三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述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往期的文章。
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当中,规定了美国得到的航母总吨位是13.5万吨,这个份额看起来不算少。但是当条约生效后,美国利用列克星敦级战列舰巡洋舰改造的列克星敦级航母建成服役时,美国人发现,即便这两艘航母以3.3万吨的最低下限吨位来计算,这两艘航母就已经占掉了6.6万吨的份额,剩下仅有6.9万吨的份额了。
列克星敦级两舰建成后的标准排水量是3.6万吨,实际占了7.2万吨的份额。
美国人必须认真的来思考,后面的这6.9万吨的份额怎么使用。美国海军必须考虑到两洋部署的需要,那么再造两艘和列克星敦级吨位相近的航母显然是不划算的选择。既然这样,美国海军就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方案:
排水量不到列克星敦级一半
载机量达到列克星敦级70%
如果能设计建造出这样的航母,按照1.4万吨一艘计算,那么这6.9万吨的份额就能匀成5艘。这样不仅是两洋部署能更加灵活,5艘小航母的载机量也必然大于2艘大型航母。一想到这里,美国海军自己都被自己这个充满吸引力的方案迷住了。于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应便是在年至年建成的突击者号航母,而且突击者号航母也是美国海军真正意义上第一艘从开头便专门设计建造的航母。
年的突击者号
但是这艘美国轻型航母的开山之作,却差点成为了美国小航母的绝唱。
从表面上看,突击者号的设计非常精妙,标准排水量仅仅1.4万吨出头的身体里居然塞进了一个比列克星敦级还大的机库。
但是其短小的飞行甲板长度却限制了舰载机的投放效率,让本来的大载机量优势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至于其他方面,速度上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防护则基本等于没有。
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终于促使美国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从此之后,一直到二战期间都坚持走一条从约克城级到埃塞克斯级的正统路线。自此,轻型舰队航母基本上可以宣告失败,从航母的舞台上淡出,成为历史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历史总是能给一些“小角色”机会。
独立级的诞生
年之后海军条约到期,美国放开手脚大建的可不只是有航母。北卡罗来纳级、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战列舰在当时都是拥有最高的建造优先级的。毕竟航母还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战列舰依旧是各国海军衡量战力标准的主要指标。
南达科他级
不夸张的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的战局变化如果是以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的建成服役投入实战来计算的话,那么埃塞克斯级的唯一缺点就是“姗姗来迟”。因为她的设计草案一再改动,直到年末才得以通过,首舰埃塞克斯号更是在年4月才开工建造。
建造中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是年的时候
但是形势不等人,年开始大洋对面的日本显得更加躁动不安,欧陆的形势也愈发严峻,美国面临战争的威胁日益逼近。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担任过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他一直都是美国海军航空兵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富兰克林罗斯福
在年后期,他不顾海军航空兵对轻型航母的抵触,顶住了压力,责成海军考虑利用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用作航母船体,现成设计并改装出一级工期短,可以迅速建成形成战斗力的轻型航母。
随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近乎全灭的结果,也为这一型航母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至年1月10日,原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阿姆斯特丹号”走向了她的转型之路。
说起独立级航母,就不得不说一说作为船体的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单级数量最多的一级巡洋舰,是前代布鲁克林级的改进版本。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虽然克里夫兰的名头是“轻巡洋舰”,但是当年海军条约对轻重巡洋舰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以主炮口径为标准的。主炮口径没超过mm的就是轻巡洋舰,而重巡洋舰的主炮口径不能超过mm。
但是条约作废后,美国建造的数级轻巡洋舰的的排水量都达到了难以直视的地步,和同时期的重巡洋舰相比,差的也只是主炮口径而已。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吨,长.4m,宽20.2m,主要武器为四座三联装mmMK16型舰炮。由于主炮射速高达8-10发/分钟,所以有“6英寸机关炮”的称号,10万马力带来的航速超过32节,不过由于定位是轻巡洋舰,所以防护上略显薄弱。
这型巡洋舰原本计划建造52艘,在二战期间实际建成完工的共27艘,另外有9艘被改作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
独立级的性能
独立级轻型航母的舰体来源于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所以基本的数据指标都和克利夫兰级相差无几。
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
全长.7米,水线宽21.8米
携带24架战斗机和9架鱼雷机
40mm博福斯高炮26门20mm厄立孔高炮16门
整体来看,独立级轻型航母本身的性能没有任何的亮点可言。由于是直接使用了克利夫兰级的船体,所以装甲带同样是mm,这个防御力度只能防御从米外发射的6英寸(mm)炮弹,也就是说只能抵挡轻巡洋舰以下船只的攻击。
建成后的独立级
原本在舰载机方面想按照大型舰队航母的模式进行配置,即12架F6F地狱猫战斗机、9架TBF鱼雷机和9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但是由于SBD俯冲轰炸机的机翼不能折叠,这就让轻型航母本就不多的载机量更加受到影响,所以最后独立级放弃了搭载俯冲轰炸机的想法,选择搭载24架战斗机和9架鱼雷机的组合。
舰艉为SBD,舰艏为TBF
以实话来说,独立级轻型航母一出生就基本上满足了传统海军人士眼中轻型航母所应具备的各种缺陷。
短小的舰体无法搭载和投放更多的舰载机
轻量化的身板在高海况下适应性不佳
甲板较小导致舰载机的起降危险性都大大增加
低吨位带来的防护性能更是堪忧
独立级硬闯台风
独立级轻型航母除了31节的高航速可以和埃塞克斯级组队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指标能满足海军的要求。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却和理论上完全不同。
价值彰显
年上半年,经过珊瑚海和中途岛两场战役后,美国海军接连损失了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大型航母。以至于美国高层一度陷入了“航母恐慌症”的困境当中,整个42年内可调用的航母数量就显得捉襟见肘。
用富兰克林客串一下
而埃塞克斯级则还在建造当中,是一个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状态。当时一切处于建造当中的高速军舰的舰体,就都成为了美国军方“改造航母”的目标。
nbp;当时美国海军高层甚至提出放弃衣阿华战列舰的建造,将其船体直接改造成航母,或者在舰体后半加装飞行甲板,改装成航空战列舰。甚至这种想法已经发展到了拿出设计草图的地步。
衣阿华级航空母舰
但是好在最终理性思维占据了上风,虽然用衣阿华级舰体改造出来的航母性能必然超群,但是改造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即便是马上投入实践,立刻动手改造也要等到44年才能形成战斗力,这就完全违背了“救急”的初衷,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战时素以“工业产能爆炸,造航母如下饺子”这种形象示人的美国,在年末至年9月一度沦落到了向英国租借胜利号航母救急的窘境当中。
胜利号和华盛顿号
这个时候,独立级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独立级9艘航母在年的1月至10月相继开始改造,并且均在年间完成改造工作并投入服役,平均工期只花了1年。
独立级建成服役时间
9艘独立级轻航成军之后,在年至年的太平洋战场上,一直提供着一支载机量约架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是当时美国太平洋战场上不可缺少的海航战斗力。
也就是从年末开始,美国海军的航空兵力量开始充裕起来。到年结束时,除了在之前的战役中保留下来的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两艘航母外,埃塞克斯级也完工7艘,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全部改造完成并且形成战斗力,美国取得了在太平洋战场上海军航空力量的绝对优势。
年4月25日马朱罗环礁外集结的美军舰队
也就是凭借着这支优势力量,美国海军才能打出快速航母特混编队(FCTF)的新式花样操作。就是4、5支全体航速超过30节的航母分队组成的大队,每一支分队都有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和两艘独立级轻型航母。可以说,独立级航母自年出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埃塞克斯级航母在一线和日本海军刚正面。
图左偏小的舰影就是独立级
到了年6月19日,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开始时,罗斯福当年力排众议的先见之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除了首舰独立号负伤在后方维修以外,其他8艘全部参加这场“给予IJN海军航空兵以毁灭性打击”的旷世海战。
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
当我们仔细观察当天独立级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当天TF.58出击的15艘航母作战序列中,8艘独立级轻型航母贡献了40%数量的战斗机和35%的鱼雷机。
图右为独立级数据,图左为以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舰队航母数据
并且我们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在年6月时企业号和这6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是当时美国大型舰队航母中能拿出手的全部家当了。相当多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都是在年末和年才得以出场的。
虽然我不认为如果没有这8艘独立级轻航带来的战力会让美军输掉马里亚纳海战。但是当天战斗开始时,美军TF.58的防空作战力量会非常吃紧,并且在随后的反击作战中也必然会缺少相当数量的鱼雷机。虽然这场战役的赢面依旧在美国这边,但是美国这边必然会承受更多的损失和代价,取得的战果也会有相当的缩减。
日本海航当时的舰载机和飞行员质量都已经和美军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在随后规模更加宏大的莱特湾大海战中,独立级全体除巴丹号以外,其余8艘也全部参战。但是在这场战役中,独立级轻航家族不幸战损二号舰普林斯顿号。而造成这次损失的经过完全可以说和两年前的赤城号一模一样。
日军彗星俯冲轰炸机
10月24日上午,普林斯顿号遭到日军彗星俯冲轰炸机的攻击,被一枚kg航弹直接命中中部甲板。这枚炸弹瞬间引爆了6架挂弹完毕、准备出击的TBF鱼雷机。此后得益于美军的“氪金”损管,火势一度得到控制,但是未曾想到下午舰尾突然发生爆炸。这场爆炸还让前来救助的轻巡洋舰伯明翰号受到巨大损失,伯明翰号上阵亡人,另有人受伤。最后普林斯顿号的情况变得无法控制,不得已被己方发射的鱼雷处分。
燃烧中的普林斯顿号
普林斯顿也成了美国海军在整个二战中唯一一艘只吃了一枚炸弹就导致沉没的航母。也是独立级9艘里唯一因为战斗而损失的航母。同时还是美国航母特混舰队损失的最后一艘航母。
毕竟只是轻型航母的身板,在防护性能上并不能指望太多,像萨拉托加那么能抗、或者像企业号那么运气好的始终只是个例。
但是二战航母的抗损伤能力和其吨位防护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的有那么一点莫名其妙的玄学。举个例子,同样是独立级轻航,贝劳伍德号和卡伯特号两舰也都硬吃过日军的神风攻击,但是都得以成功修复幸存。这就让人觉得,舰艇的防护水平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
地位及评价
如果说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独立级轻型航母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享有什么样的地位。那么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独立级轻型航母的战斗力肯定不能和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相比。
从上往下依次是,独立级独立号、埃塞克斯级大黄蜂号、约克城级企业号、列克星敦级萨拉托加号
但是正所谓“赶早不赶晚”,独立级轻型航母就是因为能够提前形成战斗力才能在年至年的一系列关键战役中,发挥出了远超其战斗力的价值。
因为我们稍加细心便能知道,历史上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完工24艘,除了规格上略有差异以外,还必须按照出场顺序列一个“三六九等”出来。
蓝色为战时完工并且参战,紫色为战时完工但为参战,红色为战后完工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完工的24艘航母当中,真正在战时完工而且赶上二战的只有14艘。有三艘在战时完工,但是没有能参加二战,更是有7艘是在战后才完工的,最晚的一艘甚至是年才完工的。(CV-35和CV-46未建成被废弃)
而在这参加了二战的14艘埃塞克斯级里面,还有四艘更是在年的最后几个月才匆匆上战场转了一圈,收获的战功当然是没有前辈身上的好看。
相比之下,独立级9艘轻型航母一直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出勤率。在战星勋章的获得数上面,和埃塞克斯级相比也是丝毫不差的。完全做到了生逢其时,超常发挥。
但是,这些战功累累的轻型航母,原本就是不受海军待见的小配角,在二战结束后基本上都陷入了鸟惊弓藏的境地。
贝劳伍德号、兰利号、卡伯特号等曾经一度效力于外国用户,而后被回收拆解。
于西班牙服役的迷宫号,前身是卡伯特号
而蒙特利、考彭斯、巴丹、圣哈辛托四舰都一度被改为飞机运输舰。但是这7艘独立级轻型航母最后都或早或晚的进入了拆船厂,都没能逃过被拆解的命运。时至今日,并没有一艘独立级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而在二战中幸存的8艘独立级中,一号舰独立号的末期则显得更为波澜壮阔。她不幸的被选中,参加年7月份的代号“十字路口”的核试验。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独立号在实验中除了甲板受损以外,硬是撑过了两次核试验而没有沉没。最终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核辐射试验后,于年初在加州外海被当作靶舰击沉。
而其残骸也在年4月份时被发现,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舰体的状态依然完整。这也算是这位鞠躬尽瘁的二战老将留给世界的最后一点信息了。
结语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句话放在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舰艇上也显得不那么违和。
因为获得了某些新的装备,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人类战争史都发生变化的装备有不少。因为战争是变化和形势所迫,被迫出现的一些装备,取得了远超预期价值的装备也有很多,独立级轻航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只希望更多人能记住发生在那个时代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