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太原西华门舞狮打造山西舞狮品牌
TUhjnbcbe - 2020/10/12 20:39:00
14岁的郭峰君学习小狮子的舞狮技艺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高万军太原报道“喜欢,挺有意思!”

5月24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省级非遗西华门舞狮传习基地,来自我省潞城县14岁的郭峰君饶有兴致地学习着小狮子的舞狮技艺。10天前,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非遗保护中心、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举行的传承弘扬省级非遗西华门舞狮传统技艺传承培训启动仪式上,他成为年龄最小的舞狮传承班学员。

岳成云一招一式教学员舞狮技艺

“太原西华门舞狮的特点是“文戏”多,需要增加技术难度和观赏性,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传承和弘扬。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减轻狮头和狮身的重量,借鉴南派舞狮以及山西襄汾高塔舞狮的技巧,把西华门舞狮打造成山西舞狮技艺的品牌。”西华门舞狮第四代传人岳成云说。

今年35岁的岳成云,很早就开始了舞狮生涯。年,武术学校毕业两年后,岳成云去了深圳本想当“替身演员”,结果偶然接触到“南派”舞狮,从此开始学习舞狮,成为舞狮教练。年,他回到太原组建了“华夏龙狮技艺团”,有五六名成员,继续从事舞狮行业。年,也是偶然的机会,他遇上了太原西华门舞狮第三代传人康保堂。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岳成云拜康保堂为师学习“北派”舞狮,成为西华门舞狮的第四代传人。

学员们进行体能训练

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岳成云和他的“华夏龙狮技艺团”辗转太原榆次各地,寻求发展。年底,已经拥有40余名舞狮成员的“华夏龙狮技艺团”终于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非遗小镇扎根落户,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此次开办的西华门舞狮传统技艺传承班的20名学员主要来自长治市潞城县及其它市县农村,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舞狮是个苦活、累活,要能吃得了苦。他们每天训练7个小时,顶着二三十斤重的狮头和狮身,经常是浑身一身汗。”作为西华门舞狮的传人,岳成云平时一招一式亲手教传承班的学员舞狮技艺,希望他们都能成为舞狮高手,把西华门舞狮技艺发扬光大。

学了七年舞狮技艺的常磊磊已经是西华门舞狮的得力传承者

西华门舞狮的创始人张壁,是家住太原市西华门街的一位裱糊匠。他自幼酷爱民间艺术,会打锣鼓、踩高跷、舞龙,还是一名拳把式。一次,他突发奇想,利用自己的裱糊技术制作了一具栩栩如生的狮子道具,便和街坊邻居们一起舞起来玩,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西华门舞狮。后来,挂牌成立了西华门舞狮会,张璧被推举为班主,自此,“西华门舞狮”在太原扬名!

学员们进行体能训练

最初,西华门舞狮里的大、小狮子都用清一色的“绿狮子”,相传是由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演化而来。另一种说法是,人们常祈求“福禄寿”,太原方言“绿”谐音“禄”,所以绿色就成了西华门舞狮的主色调。西华门舞狮传统技艺有《西华门舞狮下崽子》《狮子滚绣球》《雄狮桌技》《狮子滚绣球上翘翘板》等,最出名的就是“母狮下崽”。

西华门舞狮最出名的技艺——母狮下崽

张璧将西华门舞狮技艺传给了次子张吉祥和扮狮崽者郑福,之后两人将技艺传给了三代传人康保堂,康保堂传给了第四代传人岳成云。当时,西华门舞狮面临失传,岳成云拜康保堂为师后,他不光苦练基本功,而且还花大量时间琢磨狮子的神情动态等细节。由于兼具南派北派舞狮技艺,所以,岳成云的舞狮,一眨眼一摆头,活灵活现,特别能勾住人。至此,太原西华门舞狮终于重回民间。

西华门舞狮第四代传人岳成云兼具南北派舞狮技艺,成为西华门舞狮传承革新的领军人物

·end·

编辑|小熊

近期热门

●山西立法!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将处罚,拟罚款50至元

●我省严厉打击非法制售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

●我省政务服务推进“只跑一次”便民措施

●9月底前,我省将全覆盖式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新冠病毒检测我省面向社会实行预约,核酸检测每次收费不超过元/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原西华门舞狮打造山西舞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