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众多市民代表走出家门,看看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看看淄博的变化。生在淄博,长在淄博,干嘛还要走出家门、看“淄博之变”呢?
市民张女士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她说,平时习惯了“家——单位——菜市场”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生活在这里,但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感受;旅游很少“本地游”,都去外地了,身边的变化很容易被忽视,不认真走一走,很难发现淄博的变化竟然这么大!
有句话叫“熟视无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越熟悉的城市,就越陌生。
长期住在一个地方,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用老眼光对待变化,或者即便淄博走在了前头,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抬头就能看到,所以不珍惜。
有人说,所谓旅游,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远山总是最美,脚下即便清洁、宁静,也缺了浪漫。城市对本地人而言,因为不是远方,终于成了“眼前的苟且”。
这是人的思维定式。如果抛开这个弊端,用客观数据、新旧对比来衡量,可以说,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着显著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本地人往往视而不见。
对眼前变化视而不见,另一种心理便会应运而生:一旦遇到本地的负面新闻,就容易激动,容易偏激。并不是我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负面的东西上,而是因为,我们对积极变化的熟视无睹,助长了这种心理。阳光被遮挡,眼前就只剩阴影。
在一座城市住得越久,新鲜感就越差,对变化、对积极因素就更加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然而对消极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