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坛上,徐志摩的诗影响很大。其代表作《再别康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偶然》也颇受后人青睐。
但不能不承认,《偶然》虽备受喜爱,却也深遭误读。尤其把它理解为爱情诗,甚至更具化为——写给林徽因的爱情诗,实在是大错而特错。
事实上,这是一首“拒绝友情升华,告别误会爱情”的诗篇。且看全诗——
我是天空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也不必欢喜,
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根据内容,诗中的“你”是个女孩儿,他深深地爱上了诗人;而在诗人眼里,两人之间仅仅是友情,很快就会过去。所以,诗人劝她:“你不必讶异,也不必欢喜,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并且,两个人志不同,道不合,人生方向不一样,即“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因此,劝她“忘掉”误会生出的爱情!!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给谁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
年5月,徐志摩曾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访问日本。期间,她结识一位日本女郎,并为他写了《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或许,就是这首又叫作《别日本女郎》的诗歌,让那位姑娘深深感动,以至分别后也与诗人保持联系,甚至书信往来中公然表达爱情的意愿。
于是,作为回应,诗人便于年5月,写了这首《偶然》,并于5月27日,刊发在《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
这样的分析是否妥当,希望朋友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