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王思政、崇明区区长唐海龙、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毅松、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顾晓君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现场,共有5位记者提问,问题涉及农业、交通、崇明未来发展规划、崇明三岛定位等。我们根据发布会现场实录,整理了16条核心句,带你一起看懂崇明未来发展。1文汇报
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想问唐区长,对于提高崇明农产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有哪些举措?第二个问题,对于农产品来说土壤非常重要,在规划的环境指标当中有水的指标和空气的指标,但没有看到土壤指标,在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唐海龙:
打造生态农业高地,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到90%。
《规划》明确崇明要打造成生态农业的高地,绿色农产品的认证率达到90%,今后崇明的农产品一定是最绿色,也是最优质的。崇明的水相对来说还比较好,崇明的空气也如此。崇明是一个冲积岛,相对来说土壤通透率比较好。化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使用绿色的生物农药。减少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我们要控制好农产品整个生产的过程,更要重视农产品的经营主体的建设,真正确保崇明农产品在全市是最优质的,也是最绿色的。
注重新兴农业主体的培育,农业谁来干?
这几年崇明在大力实施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区里提出“三场一社一龙头”。我们说的“三场”,家庭农场、博士农场、开心农场。“一社一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崇明首批已经有五家博士农场,他们原来都不是农民,有的是建筑师、规划师,对农业感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生产,确实干得很好,出产的产品品质很好。
农业的产值是有限的,农业的价值是无限的。
作为大都市里的农业,既要追求农业的产值,更要追求农业的价值。要发挥农业的非农产品、非实用的农业功能。我们的开心农场就要发挥这样的作用。目前建设的开心农场就是把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农业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市场化的打造,给市民可以休闲、科普、娱乐、度假的地方。
▼▼▼王思政:
把水和固废的问题治理好,进一步减轻土壤污染问题。
在规划编制中是认真研究过的,相对来说崇明的土壤污染是全市最轻的地区之一。土壤主要和水的治理、固废治理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阶段里重点是先把水和固废的问题治理好,就会进一步减轻土壤的污染问题。
▼▼▼顾晓君:
“崇明海上花岛”建设:有亮、有质、有绿、有花色、有品牌。
把崇明现有的基础四大板块组团抓出来。第一个是在西部有明珠湖,有西沙国家湿地公园,在绿色基础上添加花色。第二个是在东部,国家东平森林公园进行二期扩张,形成森林百花园的花色。第三个是在北湖地区,以农田大地景观作为基础进行花色的添加。第四个是在崇明的东部有一个国家以鸟类保护为主的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做成湿地主题的花园。大家可能问湿地有什么花园可看?其实崇明东部以东滩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基础里面一个花是上海规模最大的——芦花,特别在秋冬季的时候是非常壮观的大地景观。
2新闻晨报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国内外有很多知名的海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这些知名海岛在定位上有什么区别?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中国特色,尤其是江南韵味?第二个问题关于鸟类保护,崇明鸟类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大量候鸟的到来,得益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想问这个项目接下来还有哪些措施?去年11月崇明整个区划为野生动物禁猎区以后,偷猎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变?
▼▼▼徐毅松:
未来崇明风貌特征:中国元素、海岛特色、江南韵味
“中国元素”可以理解为塑造整体的中国式风貌、彰显本土空间秩序;“江南韵味”主要体现在中微观的建造模式,以水为脉、以小为美、以墨为色。“海岛特色”着重塑造崇明海岛特色的空间气质,从海岛记忆、海岛空间、海岛元素三方面着手。未来崇明岛将以海岛为基、以水系为脉、以生态为底、以文化为核,城乡风貌和生态岛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挥长江入海口淤积漫滩的自然特色和江海交汇的景观特征,体现出中国元素、江南韵味和海岛特色的风貌。
▼▼▼王思政:
崇明不搞单项冠军,而是综合生态立岛,要做综合冠军。
崇明生态岛十年前就提出了,经过过去十年左右的建设,我们对整个崇明岛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崇明岛一边在涨一边在塌,生态的脆弱性值得我们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