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历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晨报专栏泛读偶记工作,是这样干出来 [复制链接]

1#

工作,是这样干出来的

○许昌晨报记者刘俊民

循吏崔立走过无悔的人生,为后世官吏树立起新的标杆因为他的努力,鄢陵崔氏成为天下崔氏的骄傲

《辞海》这样解释“循吏”一词:“奉职守法的官吏。”自《史记》以来,进入正史的《循吏传》,成了对历代州郡官员的最高褒奖。

近五百卷的《宋史》,收录的“循吏”只有区区11人。来自鄢陵的崔立,是其中之一。

有宋一代,优秀官员不知凡几。在这场“循吏”选拔赛中,崔立又是如何胜出的呢?

以人为本,敢于坚持

崔立,字本之,出自鄢陵的一个没落豪族。魏晋至唐代,崔姓一直是高门大姓,后来失去了政治影响力。崔立的父亲,没有任何官职。

肩负家族中兴的重任,考中举人的崔立开始职业生涯。

官场生涯的第一站,崔立出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团练推员,负责刑狱工作。当时,有几名差役到外地运送官物,因道路艰险,就凑钱雇船走了水路。这事儿可能超越了办事规矩,就像今天出差本该坐硬座,却买了卧铺票。主审按敛财处理,主张把带头的三个人杀掉。崔立坚决不配合:“他们凑钱办公事儿,怎能因此掉脑袋!打几棍子就行了。”双方争持不下,此案就上奏到京城,终审采纳了崔立的意见。

崔立刚刚步入仕途,遇到这种事情,有不同想法,保留一下似无不可。但他硬磕到底,是对是错呢?

崔立的坚持,挽救了三个人的性命。通过这个案子,崔立也意外地受到了皇帝赏识。

一年后,他任大理寺丞,又任临清知县,从此开始主政生涯。

敢于坚持的崔立,甚至敢和皇帝闹别扭。由于迷信心理和皇帝喜好,历代时有报告祥瑞以迎合上意的喜剧性演出。皇帝去泰山封禅后,各地官员争相报告祥瑞。崔立则上书泼冷水:“如今,徐州有水灾,金陵有火灾,无为有风灾,江淮有旱灾,都在提醒我们不要骄惰。小小的一些祥瑞,能够成为治理天下的依据吗?”

这样的语句,点到了皇帝的麻骨,也会招惹众怒。崔立幸而无事——当时的宋朝,还在励精图治的进程中。朝廷知道,崔立办事认真,敢说实话,想把事情办好,离不开“认真”二字,也得听听实话。

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崔立曾短暂地担任许州通判,之后任江阴知军。在这个职位上,他获得了殊荣——天禧四年(公元年),他因兴修水利有功,皇帝两下诏书,对他进行嘉奖。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这年五月,崔立率领部民修废塘,浚石沟,使高处的田地得到了灌溉,受到了朝廷嘉奖。

这年十月,崔立又带人修通一条久已废弃的沟渠,使数十顷田地得到灌溉,并且开通一条长达六十里的运河,方便了船只往来。皇帝再次降诏,予以奖掖。

沟渠既已废弃许久,当然可以继续废弃下去,灌溉高地,开挖运河也并不是上级安排的任务。崔立能够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既顺应了百姓呼声,又能让国家长远受益,自然值得称赞。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更离不开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在棣州(今山东惠民)知州任上,崔立发现城中井水卤化,不能饮用,就派人在不同的地方探挖水井百余口,从中找到几处清澈甘甜的水源,解除了百姓长久的困扰。

水质不好,有人或许会归咎于自然条件,崔立却能够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有所作为。不能不说,这是“笨功夫”,也是大智慧。

崔立在兖州(今山东金乡)知州任上,遇到了蝗灾旱灾,百姓饥馑。怕走赈灾程序延误时机,他冒着受处分的风险先行开仓放粮,又向大户人家征粮救急。由于举措适时,大批饥民生命得以挽救,并且惠及别的州郡。

司马迁这样解释“循吏”一词:“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按照这个说法,“循吏”不会得到称道,也不贪图虚名。官员能奉公守法,有所作为,人民一定会从中受益,哪能不称颂呢?

崔立曾任耀州(今陕西耀县)知州,当地百姓争强喜讼,囚犯满监,号称“难治”。在他的治理下,人情大变,风俗一新。离任时,百姓聚在河边向崔立呼喊:“吾之父母,今焉往至!”又有人躺在马前,使他只能折返。次日,他从小路才离开耀州。

清廉自守,知足常乐

崔立是个严肃的人。门婿韩琦曾这样描写他:平常在家也像在官府中一样正襟危坐,家里人轻易不敢在他面前走动。

有个叫阎文正的官员,官位低微时曾跟从崔立,得到了高标准的行政历练。后来阎文正身为内臣,权倾朝野,一再要求上门致意,崔立都没有答应。

崔立说,有公正之心的人,一定会理解我的用意。如果非要我解释再三,也就不值得交心了。

崔立曾任广州通判。岭南一带,船运发达,当地官员不免为利益所惑。崔立离任时,船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只带着节余的薪金。一位官员感叹道:“古人所说的廉吏,恐怕也只能这样了。”

崔立还做过一件“肥差不肥”的事情。治理滑州河道决口,从各地征调大量资源,崔立负责相关事务。他经过测算,发现大批物资虽尚未到位,而已经征收的足够使用,遂上书要求停止征用以减轻人民负担,并且保证不影响工程进展。

年过七十,崔立告老还乡,在许州宅院里种植松竹以自娱,又修建葆光亭,自号葆光子。每到良辰美节,亲族相聚,其乐融融。病危之际,他对孩子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的寿命已经超过了。我官为丞郎,儿子们事业有为,女儿们也家庭美满。仔细想来,人生没有什么遗憾。希望你们忠孝传家,不要因为我的离去而感伤。

循吏崔立走过无悔的人生,为后世官吏树立起新的标杆。因为他的努力,鄢陵崔氏成为天下崔氏的骄傲。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