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历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民防谍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69129.html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字,大约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托很多电影和文艺作品的福,很多人对间谍有一些充满了浪漫和残忍,但都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普罗大众眼中,神通广大的间谍个个都是,魅力十足,武功了得,可以毫不费吹灰之力地一个打十个。

▲电影《:幽灵党》宣传照图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很多人也会觉得,既然间谍这么神通广大,那么想必也应该是无孔不入吧,于是看什么都像是间谍,如果当这种神经紧张的人当了头头,那就更不得了了,光是“防谍”这件事,就足够成为“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借口了。

那么,真正的间谍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其实是个蛮宏大的话题,但有些基本的要点还是可以用几千字讲清楚的。

01主动当间谍(或被策反)的人都是有门槛的

有些人会觉得任何人都可以当间谍,这话其实是有问题的。

工业革命之后,军人和战争已经成为了一个愈发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虽然总会有一些“熟知内幕的人士”用神秘的口吻说出一些真假难辨的话语出来,但这些话可靠性并不高。

事实上,如果不是真的内部人员,也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这些内部人员最起码军衔不会低,而且必须能够在技术和后勤上可以独当一面,这样的人提供的情报才是有价值的。

至于普通的所谓“军事爱好者”,他们信口雌黄的程度并不会比X球时报好到哪里去。

▲古巴导弹危机图源于网络

举两个可能大家都听说的历史事件为例。

第一个是古巴导弹危机,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网上都有,就不展开讲了。美国之所以能让苏联灰溜溜地把部署在古巴的导弹撤走,一名叫做奥利格·潘科夫斯基的苏联上校军官作为间谍功不可没。

赫鲁晓夫当时气势汹汹地说,苏联将会“像生产香肠一样生产导弹”,但潘科夫斯基告诉美国人,这是赫鲁晓夫吹牛皮,不足为信。

不仅如此,潘科夫斯基还把赫鲁晓夫的底牌告诉了美国人,那就是“苏联无意同美国全面对抗”,知道了这个,肯尼迪总统的态度就非常强硬,逼迫苏联必须从古巴撤出全部的导弹。

▲潘科夫斯基(-),因在冷战期间为美国和英国提供情报而闻名。他向美国提供的情报为美国赢得古巴导弹危机起了关键作用。图源于网络

这个潘科夫斯基最终被逮捕处决,“得到了叛徒应有的下场”,但是苏联想要利用古巴威胁美国,这样的幻梦大约是无法实现了。

这个潘科夫斯基何许人也,此人是苏联一名技术型军官,其父是一名白俄军官,潘科夫斯基出生没多久,他的父亲就被毙了。潘科夫斯基长大后,本想考莫斯科大学,他的伯父从基辅来信让他投身军营,于是潘科夫斯基考入基辅第二炮校,从此进入苏联军队。

在那个年代,自己父亲的这段黑历史让他的仕途大受影响。饶是如此,潘科夫斯基继续留在情报部门工作,甚至还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协调工作。

这样的一个人,可以接触到苏联国家最核心的机密,却因为自己的出身,仕途毫无晋升希望,处处受排挤,这才萌生了“给西方当间谍”的想法。

用很多人熟悉的话说,这叫“又白又专”,这起码人家也是个全国顶尖的专家,才够资格去做间谍啊。

▲部队集结图源于网络

第二个事情是年的台海导弹危机。

那一年大陆认为对岸的总统直选是“ ”行为,因而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吓阻对岸。本来,这样的恐吓是要让对手摸不到头脑的,但是大陆这边一个名叫刘连昆的少将在演习开始前三个月就将演习计划提供给对岸。

这份计划显示,整个演习的预算约为40多亿人民币,一旦年3月对岸总统大选出现“最坏的结果”,演习随时可以转变成真正的军事行动,即“准战争行为”,所有部队全部在福建沿海部署完成。

刘连昆不仅预先报告了这次演习的主要项目,而且说明这次演习的底线是“实弹射击、越过海峡中线、动用潜艇、攻占外岛”。

▲刘连昆(年—年8月)图源于网络

得此情报,时任对岸总统的李登辉暗中派“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丁懋时两次赴美求救。

美国在证实相关情报的准确性之后,派出原本派驻在菲律宾的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调派到台东部区域,在波斯湾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调派到台湾海峡区域,两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围绕台湾海峡,向大陆政府施加压力,这是美国首次在这个海峡区域同时部署两艘航空母舰战斗群。

由于刘连昆的叛变和美国的介入,使得大陆方面不得不修正原有的计划,下达更改演习的“三不原则”,第一、导弹不飞越台湾本岛,第二、战机和军舰不越过海峡中线,不攻占外岛,第三、也是刘连昆提供的最机密、最重要的情报就是,演习发射的导弹为无实体击发弹头的“空包弹”。

▲此时大陆地对空导弹的覆盖范围图源于网络

这个情报使对岸掌握了大陆的最底线。

解放军发射导弹后,李登辉为安抚民心,公开宣讲大陆发射的是“空包弹”、“哑巴弹”,这个消息引起大陆反间谍部门的注意。

年3月9日刘连昆在京被捕,得到了“间谍应该有的下场”,而在海峡对面,刘连昆的牌位入祀“忠烈祠”,也算是对岸对这位间谍的褒奖。

这名刘连昆少将并非等闲之辈,资料显示他于年1月生于齐齐哈尔市,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后勤学院毕业。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负责解放军军事装备的采购和生产。年9月晋升为少将。

从资历上讲,是绝对的老革命,后来担任的总后勤部军械部部长,更是可以接触到很多核心的机密。至于他为什么被策反,在此就不便多加表露。

但是还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不是刘可以接触到这些核心机密,他又有什么被策反的价值呢?

▲傅冬菊(年1月30日—年7月日)图源于网络

哪怕在我们知道的一些国共两党的地下斗争中,能作为间谍的也都是核心人物,比如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她虽然不懂什么军事,但因为“刚好处在那个位置”,所以她被收买是有价值的。

现代互联网的发达催生了许多野生国师和军事爱好者,可能他们讲起话来比傅作义的这位女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因为不在那个位置,不是自家人,连家丁都不算,这样的话,凭啥要被策反呢?

所以,当间谍也得是有门槛的。

0“全民防谍”到底是什么心理?

不过,间谍还是一种“至少在传说中很可怕的存在”,所以,防谍工作要天天搞,年年搞,特别是国际环境变得非常恶劣的时候,更要教育民众时刻提高警惕,严防间谍兴风作浪。

历史上这样的国家也不是没有,比如二战时候的日本,它的败亡跟防谍有关系么,似乎有点牵强,但现在看来,昭和时代的“全民防谍”已经成了变态的笑话。

▲九三式氧气鱼雷(日语:九三式酸素鱼雷;日语中“酸素”意为氧)是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的装备,广泛地用于驱逐舰与轻巡洋舰组成的“水雷战队”,作为主要武器。图源于网络

比如“九三式氧气动力鱼雷”。

这种鱼雷是二战日本海军的大杀器,射程和威力都远远超过盟军的鱼雷,被日本海军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这样的一款鱼雷,日本人生怕英美鬼畜学了去,为了防谍,海军内部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鱼雷的操作人员不允许知道鱼雷助燃剂是什么,只是被告知“这是九三式鱼雷所使用的特殊空气”,或者说是“第二空气”。

▲长按识别图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