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食材,它鲜美绝伦,营养丰富,所谓:“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干贝在上架之前都经历了什么,在加工的过程中都有什么讲究,干贝的品级是如何确定下来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简单分享下干贝在成为商品前的那些事儿,让您知道一颗优质的干贝真心来之不易,作为一个有态度的吃货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
通俗的说干贝就是扇贝的干制品(专业的说法应该叫多种贝类闭壳肌干制品的总称),也叫江瑶柱、马甲柱、干瑶柱,尤以粒形肚胀圆满、色泽浅黄、手感干燥且有香气、口感嫩糯鲜香回甘之类为佳,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碘、铁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的作用。
总的来说,干贝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原料处理—脱壳取闭壳肌—洗涤—水煮—干燥—包装,总共6个工艺步骤,其中每个步骤里又有各自讲究的地方,咱们一个个来说。
原料处理
这原料处理看似比较笼统,实际上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加工干贝必须要以鲜活的干贝作为原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捕捞上来的干贝应该及时加工,干贝如果放置时间过长的话,会使贝类的肉质消瘦,鲜度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和成品率。此外干贝最好的生产集结是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这两个集结的扇贝肉质最为肥美,加工出来的成品质量也更好。
脱壳取闭壳肌
取闭壳肌是个技术活,没两把刷子还真无法胜任。捕捞上来的新鲜干贝表面附带着泥沙等污物,因此必须要用海水反复冲刷洗涤干净。再用圆头刀插入壳缝,贴着壳壁一边把闭壳肌(也就是贝柱)一端切下,去掉一面壳摘下内脏团和外套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贝边),留作副产品处理,再用圆头刀沿着另一边壳的内壁把贝柱完整的切下来。
洗涤
洗涤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就是把切下来的贝柱用海水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即可。
水煮
水煮是干贝的必经之路,他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海水煮,这样就可以不用另外加盐了,而是用淡水煮,要加入少许的盐,比例是3%,而原料与水的比例则是1:4。具体过程是先把水烧开,把洗过的贝柱盛入箩筐一起放入锅里,并使其来回转动,目的是为了保持受热均匀。煮的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时间久了干贝容易碎,煮完后需要用海水或盐水冲刷掉污沫,沥干水分后出晒。
干燥
水煮完的干贝就可以进入晾晒阶段了,比较好的方法是放在整洁的席子上摊晒,避免贝柱相互贴在一起,挤压互相的生存空间。每天要轻轻的翻动两次,在中午的时候记得要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炎炎烈日会将干贝的皮肤晒裂,不但影响颜值,还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当干贝晒到全干以后就可以入库了,但半个左右要出来风干一次,之后就可以上包装了。
包装
在包装干贝的时候,要人工筛选出杂志,并用聚乙烯无毒型塑料薄膜袋进行包装封口。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干贝的级别,大致有一级、二级、三级之分
一级品,每粒重1g以上,色泽淡黄,微带白霜,粒坚实、整齐,味道鲜美,破碎率在5%以下。
二级品,每粒重1g以上,色泽暗黄,微带白霜,粒坚实,味道鲜美,破碎率在10%以下。
三级品,大小不够均匀,色泽暗红或紫红,鲜度较差,但无异味,破碎率不超过20%。
好了,今天关于海鲜干货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