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历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祝福时代的燃灯者2022年教师节庆祝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许蔚菡见习记者黄晶晶图/记者陈理杰许蔚菡)德为人先润桃李,行为世范践初心。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同时,今年教师节和中秋节喜相逢。据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种“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下次要遇上,还得等19年。不过,教师节年年有,好教师更是处处有,他们培根铸魂育桃李、启智润心树栋梁,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在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勇毅前行。


  今天下午,厦门市教育系统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将在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举行。据厦门市教育局介绍,今年全市将有位教师获年教育系统单项奖,这些奖项包括管理奖、创优奖、支教奖、新秀奖、老骥奖及优秀班主任等十二类。他们,都是时代的“燃灯者”,祝愿他们收到鲜花掌声,收获尊重敬意,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唱响新时代教师之歌,闪耀璀璨之光。


  年教育系统“管理奖”获得者、厦门市音乐学校副校长李玲玲: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每当学生称呼她为“李老师”时,厦门市音乐学校副校长李玲玲都觉得很开心,她直言自己很喜欢这个称呼。虽然行政工作纷杂繁多,但她依旧坚守在教学一线,在自己热爱的职业道路上发光发热。同时,她还是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帮助他们稳步成长。


  李玲玲说,不管是当老师还是做行政工作,都要用心。“因为教育是良心活,你想做到什么程度,是无止境的。”在工作中,老师们要学会“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积极推进改革重视青年教师成长


  音乐学校小学部50个班,占全校班级数一半多,共有多位教师,其中青年教师数量较多。李玲玲负责音乐学校小学部的工作。她重视青年教师成长,落实师德与师能同步提升。为了促进教师发展,李玲玲牵头成立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通过师带徒、一对一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帮助教师缓解压力、定期组织针对性培训。在此前的厦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厦门市第五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音乐学校小学部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李玲玲的另一个工作重心在课程建设方面。最近,她的新书《课程统整:小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将面世。李玲玲说,这是她十年来探索研究的成果——通过借助区域资源,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孩子不应该只是关在教室里面上课,项目式统整课程有益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通过积极挖掘资源,厦门市音乐学校开设选修特色课程60多门,其中包括体育、音乐、戏剧等相关课程。同时,项目式统整课程也促进教师的发展。


  坚守三尺讲台不忘初心育桃李


  有一种情怀叫不忘初心,有一种精神叫匠心精神。从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到教导处主任、副校长,一路走来,李玲玲始终没有放弃教学工作。目前,她还担任了二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


  作为厦门市首批“卓越教师”培育对象,李玲玲提炼的教育主张是带领学生探寻数学之美,体验学习之乐。她追求“融美课堂”,提出“三融五美”。“三融”指融洽关系、融通教学、融合实践;“五美”则是指课堂的和谐美、学科本质美、深度美、伸展美、创造美。之前,李玲玲都是带高年段,近几年才主要负责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她表示,低年级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是把简单的知识教得丰富、让学生喜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市小学数学李玲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玲玲还带领其他学校的老师一同成长,近三年工作室共开展主题研讨29场,送教送培到厦门全市六个区,为农村教育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利用工作室向大家分享数学绘本,并和工作室的其他老师制作相关视频,让学生用有趣的方式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拓展思维。


  人物心语


  教育是良心活,我们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你想做到什么程度,是无止境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行政和业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教学、有研究,才能带领老师,去寻找更加能减负提效的措施。因此我也向学校的老师们倡导“一个学期做成一件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教师投入其中,就不会觉得辛苦,看到成果,就会很有成就感。


  年教育系统“管理奖”获得者,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书记、校长刘玉斌:用一颗敏感的爱心做教育


  每一个到过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外附小”)过渡校区的人,都会感叹:这里一切都“不将就”——从优美的校园环境到独具特色的宣传布置,从绿化种植到装修材料的选取,从凌霄花到拾果林再到凌霄少年……每个角落,都写满了教育的智慧、管理的精细。


  因为,这是该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校园环境建设的实践,他们还形成了课题成果集,名为《校园空间设计36计——场域理论下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发起人就是扎根厦门教育事业28年的外附小校长刘玉斌。


  “教育,首先要读懂儿童;管理,是为学生服务的。”刘玉斌说,基础教育要
  赋能学校引领思想“落地生根”


  刘玉斌年来到厦门,先后在后江小学、大同小学任教。作为校长引领办学理念,是从松柏小学开始。在松柏小学的11年间,刘玉斌赋予了松柏小学“快乐发展”的精神内涵。她说,快乐是因子,发展是目标。


  她带领老师激情工作,感受教育的快乐: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青蓝行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自我的“曙光行动”、促进名师示范引领的“名师工程”,给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的舞台,以实现教师的梯度发展;同时,关心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生活需要,让教师快乐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对于学生,她提出“快乐探究阳光成长”的发展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体验,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这些教育理念,让松柏小学不论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还是学生发展,都呈螺旋式上升。随后,这些理念也被刘玉斌带到了外附小。


  身先士卒带领教师“向上生长”


  当被问到对校长的描述时,松柏小学和外附小的老师第一反应,就是实干、担当。他们说,最常听校长说这么两句话——“我们一起来做”“没关系,我来做一遍看看”。


  刘玉斌自己也不否认,她说,或许有人认为作为一名校长,不要事无巨细,可她觉得,校长不能仅仅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我们不仅仅领跑,还要和教师同行,要身先士卒。”


  尤其这一两年恰逢湖滨片区改造,学校异地重建,还未站稳,刘玉斌又马不停蹄投入建设返迁校区、洪文校区、万景校区等工作。更关键的是,除了校园建设,重中之重是青年干部、教师的培养。


  在刘玉斌的带领下,外附小的全体教师“像树一样向上生长”,他们充满渴望,汲取养分,拔节成长。到外附小参观、交流的教育同仁,为搬迁中惊人的“外附速度”点赞,为构建中细致的“外附精神”点赞,为创造中团结的“外附智慧”点赞。


  人物心语


  我非常认同“一所好学校一定要有一名好校长”这句话。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位思想引领者,要有办学思想,浸润到学校中并提出适合学校文化的办学方向。当然,还得是一名“传播者”“践行者”。在传播办学思想的时候,要通过路径、抓手,比如课堂、课程、制度、行为,让思想落地。否则,办学思想也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一个空谈。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奕佳,赖旭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