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七月,万木葱茏。7月26日上午,鹤壁市山城区“老城新貌善行山城”摄影采风暨夏游山城活动启动仪式在卫星街启善园举行。区政协主席刘志贤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中文出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小玲致辞,区政协副主席李玉和主持启动仪式。
据悉,此次采风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协办公室、区文旅局主办,旨在通过摄影家的镜头,将旗袍佳丽之美融入山城之美,以不同视角展示山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东方今报、大河报、鹤壁市广播电视台、鹤壁日报、淇河晨报等媒体记者、摄影爱好者和市旗袍总会会员等80余人参加。
据悉,曾经的山城区,遍布棚户区和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房屋老化、建筑密度大、市区环境卫生差、公共休闲空间不足、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了制约山城发展的瓶颈。
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区委、区政府根据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需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今年年初以来,山城区把个老旧楼院打捆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1亿元进行全方位改造。目前,已完成朝阳小区、馨苑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41个楼院,奔九巷、红六巷、东一巷等14条背街小巷的改造。统筹实施山城含翠等山城八景、枫岭公园AAAA级景区创建和樱花谷、郊野公园建设,新建启善园、至善园、善行园、向上园、向善园、积善园等游园20个,新增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在改造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鹤壁记忆、山城记忆,彰显红色元素、善行元素、工业元素,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据了解,卫星街全长仅米,却有7所学校,占地余平方米的启善园就在卫星街西段。结合这一特点,山城区将该游园命名为启善园,寓意“开启善行、启迪智慧”。启善园秉承文化植入和群众互动理念,设置文化智能区和娱乐休闲区,彰显活力动感、智能科技、多元景观三大特色。并融合声、光、电、色彩等元素,分设汉字凉亭、诗经长廊、诗词工坊、音律编钟、活力单车、风动秋千、七彩吊桥、灵趣爬网、学海逐梦等9个点位,与周边街巷相映成趣。
“凉亭上有镂空文字,阳光一照,汉字就映射到了地面上;诗经长廊、诗词工坊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山城区山城路街道办负责人说,活力单车孩子们也很喜欢,几个孩子同时蹬单车,地面上“善行山城”的标志就会亮起。“总之,这个游园与市民的互动性很强,可以说是寓教于乐。”
与启善园紧挨着的奔九巷也改造得很有特色。奔九巷以光阴故事为载体,以图片、影像、实物等形式实现情景再现,让游客犹如登上时光机,开启穿越之旅,重拾五彩斑斓的旧时光。
走进位于红六巷的向上园游园,浓浓的工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鹤壁因煤而建市,在红六巷居住的居民大都在机械厂、标准件厂、七九四厂工作过,对工业文化感受最深。”山城区相关负责人说,墙上一些“工业风”浓厚的装饰都是从各个厂找的废弃老物件。“我们把向上园游园打造成一个集工业文化印记、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游园。”
随后,采风团先后来到启善园、奔九巷、红六巷、向上园、南七胡同、春二巷、李尚书府等地采风,佳丽们以焕然一新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和生态游园等美景为舞台,勾勒出了一幅幅婀娜多姿、千娇百媚的美景画卷。摄影家们用自己的“长枪短炮”,或伫立、或半蹲、或侧坐……,用快门记录下这人景合一的美景。